首次!杨浦区中心医院这一团队发现新型抗炎代谢物
近期,杨浦区中心医院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中心梅馨予研究员团队在代谢领域顶级期刊《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30.9)上发表了题为“Homocysitaconate controls inflammation through reshaping m
近期,杨浦区中心医院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中心梅馨予研究员团队在代谢领域顶级期刊《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30.9)上发表了题为“Homocysitaconate controls inflammation through reshaping m
多年来我们总把矛头对准胆固醇,但有些血脂正常的人血管依然堵塞,罪魁祸首或许就藏在我们的肠道里。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死亡率高,目前临床手段仅能控制症状、延缓进展,缺乏根治性疗法。因此,探索心衰的新发病机制迫在眉睫。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人体的“隐形器官”,在心血管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菌群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但具体是哪些关键
● 2025年9月19日,南方科技大学刘星吟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题为“Microbiota-derived metabolites in the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the host”的综述论文。
在自然界中,植物并非被动地承受外界压力,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主动应对环境挑战。近年来,“植物呼救”策略逐渐成为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的热点,即植物在受到胁迫时通过调控根系分泌物招募有益微生物,以增强自身抗逆性。然而,植物如何通过地下根际微生物响应地
2025 年 9 月 22 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隽团队(金寿恒、何星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Nature 子刊NatureMicro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Oxaloacetate sensing promotes innate immune antiv
代谢物,比如血糖、血脂、某种特定氨基酸的浓度等反映了遗传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相较其他血液指标,代谢物因其在生理功能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与表型关联更为密切。因此准确评估代谢物水平能够提供全面、精准的人类健康与疾病信息。
北京时间2025年9月19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程炜研究员/冯建峰教授/尤佳青年研究员团队,进一步绘制了人类遗传/健康/疾病代谢组图谱,相关成果同一时间分别以《274,241成人的人类健康和疾病血浆代谢组图谱
我们知道,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免疫治疗效果息息相关。肠道微生物可以将来自宿主的初级胆汁酸通过脱氢和差向异构化等反应,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胆汁酸代谢物,如3-氧代石胆酸(3-oxo-LCA)。
相关论文信息相关论文刊载于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Immunity▌论文标题:Gut microbe-derived metabolites drive psoriatic inflammation via modulation of skin
每天下午两点左右,你是否总感觉眼皮沉重,难以集中注意力?这种困扰全球数亿人的白天过度嗜睡现象,如今可能找到了生物学解释。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分校的科学家通过分析数千份血液样本,发现了七种与白天过度嗜睡密切相关的血液分子,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揭示了疲劳的生物学根源,也
Catel-Manzke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骨骼发育不良,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身材矮小、心脏缺陷、小或后缩下颌、腭裂以及手指畸形【1】。其致病基因为TGDS,因其与细菌dTDP-D-葡萄糖4,6-脱水酶(dTDP-D-glucose 4,6-dehydratase